子路脱口而出道:“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,被夹在几个大国之间,外有军队的侵犯,内部又遭到灾荒。如果让我去治理,用三年时间,可以使国人都有勇气,并且懂得道理。”
孔子听了微微一笑。他又问:“冉求!你怎么样?”
冉求答道:“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,如果让我去治理,用三年时间,可以使人们富裕起来。至于礼乐的设置,那只能等待贤人君子了。”
孔子又问:“公西华,你怎么样?”
公西华答道:“不是说我已经很有能力,我愿意学习。在宗庙中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,我愿意穿着礼服,戴着礼帽,当一个小司仪者。”
孔子又问:“曾点,你怎么样?”
曾皙正弹着瑟,而且将近尾声了。听到孔子的问话,他“铿”的一声把瑟放下,站起来答道:“我的志向不同于他们三位所说的。”孔子说:“那又何妨!大家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。”曾皙便说:“三月里晚春天气,春服都穿定了,我伴随着五六位成年人,六七个小孩,在沂水边洗洗澡,在舞雩台上吹吹风,然后一路唱着歌儿,一路走回家。”